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——“舌尖上的扶贫”直通车正式启动
发布日期:2019-01-17 浏览次数:1228
“来尝尝我们大凉山的苦荞茶,纯净的高山营养,可以有效降血糖血脂。”1月12日一大早,记者走进位于北京市德胜门西大街70号的全国工商联机关大楼,恍然间仿佛置身“舌尖上的中国”录制现场,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令人眼花缭乱,特别是从“三州三区”深度贫困地区赶来,身穿五彩民族服装的导购员热情洋溢的笑容,为这个冬日平添了几分暖意。“这是来自云南的五彩野地花生、丘北辣椒,这边还有湖北罗田的板栗、贵州兴仁的薏仁米……”
这场名为“舌尖上的扶贫”对接会,是由中央统战部光彩事业指导中心、全国工商联扶贫与社会服务部、全联农业产业商会主办,北京乐万家慧农科技有限公司、北京晨奥润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,同时召开的“万企帮万村”农业产业扶贫论坛,更是集聚了来自“三区三州”等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的政府部门、工商联和当地民营企业代表,以及全国各大渠道采购商、农业龙头企业、农业金融机构等300多名代表。
“‘万企帮万村’精准扶贫行动历经三年多的实践,取得了巨大的政治、经济和社会效益。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给予肯定,尤其是2018年10月20日,亲自给‘万企帮万村’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,肯定他们在脱贫攻坚战中的贡献,表达党中央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。”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谢经荣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,截至2018年11月底,进入“万企帮万村”行动台账管理的民营企业已突破6.5万家,产业投资700多亿元、公益捐赠120多亿元,帮扶带动和惠及到7.5万个村的近9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。
“产业扶贫是构建脱贫长效机制的治本之策,消费扶贫是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的必经之路。因此,今天我们除了举办论坛,研讨农业产业扶贫的未来发展方向,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深度贫困地区搭建产销对接渠道。”谢经荣介绍说,据初步统计,此次活动将签订扶贫产业投资金额18亿元,商贸扶贫金额28.2亿元,消费扶贫订单150万元。“当然,通过供需双方宣传推介和交流对接,会后一定还会产生更大成果,希望能为深度贫困群众送上一份新年大礼。”
与此同时,谢经荣强调,消费扶贫要做到行稳致远,必须做到“三个确保”:一是确保产品的扶贫属性;二是要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、货真价实;三是要确保尊重市场价值规律,扶贫企业要练好内功,努力实现生产标准化、管理集约化、市场品牌化,增强扶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
“消费扶贫是一种创新的扶贫方式,今天启动的这趟‘舌尖上的扶贫’直通车,可以说是民营企业在精准扶贫方面做的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。”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司长曲天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,这么多年来,我国的民营企业孜孜不倦地投身扶贫事业,尤其是“万企帮万村”行动中,很多的民营企业家舍小家、顾大家,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默默付出自己的心血,也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出了极大努力。“中国的扶贫事业要是离开民营企业,那就缺失了一大块,我衷心地感谢我们的民营企业家,也希望他们继续加油,努力创新模式,为我国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。”
“‘舌尖上的扶贫’实际上就是贫困地区‘舌尖上的中国’,主要是为了解决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困境,即农业生产技术落后、产销信息不畅、直采直销少、商品转化率低、无法形成产业化等问题。”全联农业产业商会秘书长郭树告诉记者,“舌尖上的扶贫”直通车项目是由全联农业产业商会发起,北京乐万家慧农科技有限公司牵头、多家企业参与,目的在于探索一条推动农产品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,从而实现贫困地区农产品一站式流通的消费扶贫新路径。
“舌尖上的扶贫”直通车牵头人,北京乐万家董事长张攀告诉记者,由于农业产业的链条非常长,从种植、采收、加工、配送、品牌打造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也比较大,因此,在全联农业产业商会平台的支撑下,他们整合产业链条内的优势企业,一起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,将贫困地区小而优的产品标准化、规模化,使优质特色农产品实现产地直供,营销服务保障,形成扶贫产业链闭环,从而构建农业产业扶贫模式,建立脱贫长效机制,让当地的老百姓能够持续增收,从而实现真正的脱贫。
据悉,本次参加“舌尖上的扶贫”直通车签约仪式的除了“三区三州”以及广西桂林、湖北洪湖、湖北罗田、甘肃定西、河南焦作等共约100余个贫困市,同时还有以商超、电商、饭店、批发市场、社区店、连锁餐饮为主的近100家渠道商。
“我们整合商超、饭店、团购等前端的市场需求,变成订单后在基地进行规模化种植,有规模后就能实现标准化,进而打造品牌化、产业化。在这‘四化’的基础上,最终打造农业产业化的长足发展。”郭树最后呼吁说,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加入进来,践行“万企帮万村”精准扶贫行动,抓住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,在扶贫攻坚战中、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。